所谓“善战者无赫赫之功”,流水线对人类的贡献远超想象(与之相似的是集装箱,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一下《集装箱改变世界》,当然流水线更伟大)。

《百年流水线》一书介绍了流水线自诞生到今天的历史,因为它和 Team of Teams 都提及了 Frederick Winslow Taylor 的思想。再加上最近的”995.icu“事件,所以我在此想综合这两本书,讨论一下管理问题。

流水线的历史

第一条流水线诞生在福特公司的工厂,这是毋庸置疑的。在科学史上需要讨论的是,像流水线这样的创造,到底是一种循序渐进的改进,还是一种突破性的创造?我个人倾向两者兼而有之,在福特公司创建第一条现代意义上的流水线之前,类似的设置已经在其他行业(比如屠宰行业采用了),但是福特公司整合了所有的改进。《百年流水线》一书认为:

应当将流水线视为处于不断变革之中的各种加工技术的结合体。

流水线迅速提升了福特公司的生产效率,它的业务蒸蒸日上。然后福特公司将工资标准提高到每天5美元。这是流水线的黄金时代。与现在相比,当时的流水线工人工资高福利好,他们怀着一种自豪的感情进行流水线上的工作(这与我们现在对流水线的印象完全不同,实际上,本书提到,要使流水线妥善运行,福特公司需要群策群力,听取工人们的意见)。

产业工人对于大规模生产采取了一种积极的态度。他们意识到在自己所从事的领域采用强有力的生产系统可以产生潜在的经济效益。

当然随着流水线技术的扩散,这个黄金岁月短暂如流星。关于流水线的批评日渐增多。流水线生产方式的推广也不尽如人意。即使在生产水平较高的西欧,也不免“橘生淮南”,并未能完美复制美国流水线的高效生产能力。

随后就是两次世界大战,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它短暂地扭转了20世纪30年代对流水线大规模的批评。

曾经在20世纪30年代末期受到严厉指责的流水线,如今已经成为健康、繁荣和胜利的同义词。当欧洲的战事结束之后,那里的主要制造商为了生产圣诞商品纷纷更换机器设备。 不仅主流杂志和公司广告对流水线赞赏有加,就连罗杰・伯林盖姆( RogerBurlingame)和克里斯蒂・博思( Christy Borth)这样有思想的社会评论家也难以掩饰对流水线的赞美之情。

当然,随着战争结束,小甜甜很快变回牛夫人。战后对流水线的批评与反思卷土重来:

对技术性失业的恐惧,对社会生活的标准化、垃圾的大量产生和大规模生 产的毫无味觉的食品的担忧已经成为各大主流报刊、调查团体,以及专题研讨会上讨论的重点内容,而且越来越多的人对雅克·埃吕尔( Jacques Ellul)于1964年出版的英译本著作 The Technological Society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雅克埃吕尔认为技术体系对自由的威胁远超意识形态,因为技术体系席卷了整个社会。事实上,流水线已经深深地改人类社会图景了,这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由此诞生了“商品崇拜主义”(当然我这个论断并不是很严谨)。

商品崇拜主义意味着人们对流水线生产出来的商品存在着广泛期望的同时,还对与生产有关的工作存在着鄙视的情绪。

随着日本经济的发展,流水线技术在日本进化了,美国的汽车公司发现他们的日本同行在流水线生产上青出于蓝。美国的汽车制造商们一时节节败退,当他们像模仿日本改良自己的流水线时,他们遭遇了当年在欧洲推广流水线相似的困境。

在最后回首流水线那未完的历史,本书概括了两点:

  1. 流水线加剧了不平等:

本国工作岗位向海外的迁移和白领工作的计算机化并没有让普通工人从中受益,而是让公司的管理层成为最大的受益者。20世纪70年代,企业高管的工资收入是普通工人的42倍。在当时看来,双方的工资差异确实很大,但是在装下来的几十年中,企业高管的福利待遇要远远超过当时的水平。

  1. 工业升级并不是容易的事情:

那些从流水线的历史中总结概括出的内容之间都存在一定的关联性。一方面,技术动力对现存生产体系进行了小规模的渐进式的变革,另一方面,它强化了对引入替代系统的抵触情绪。对生产体系进行根本的变革是不太可能出现在那些拥有根深蒂固的生产方式(或者拥有强烈的路径依赖)和稳定市场的传统产业中的。技术创新更容易出现在某些新兴产业中,例如1913年的美国汽车产业和1955年的日本汽车产业。那些从流水线的历史中总结概括出的内容之间都存在一定的关联性。一方面,技术动力对现存生产体系进行了小规模的渐进式的变革,另一方面,它强化了对引入替代系统的抵触情绪。对生产体系进行根本的变革是不太可能出现在那些拥有根深蒂固的生产方式(或者拥有强烈的路径依赖)和稳定市场的传统产业中的。技术创新更容易出现在某些新兴产业中,例如1913年的美国汽车产业和1955年的日本汽车产业。

本书最大的缺点在于过于关注流水线在汽车工业的情况,忽略了其他工业部门。

流水线模式与泰勒思想

Frederick Winslow Taylor (以下简称泰勒)在20世纪初提出科学管理方法,致力提高工业生产效率。Team of teams 高度评价了泰勒的思想,认为他的思想影响深远,福特的流水线就是该思想的产物。有趣的是,《百年流水线》一书认为福特的流水线思想与泰勒的科学管理方法大相径庭,实际上也有福特主义的说法,两者的关系见维基页

福特的思想与泰勒的思想是否一致,谁影响了谁,诸如此类的问题,可以留给历史学家和管理学家研究。在此不必多言。关键是流水线和泰勒的科学管理,都代表了一种“效率至上”主义,在这种思路之下,一切都是围绕效率转。

Team of teams 一书主要描述美军在中东遇到的挫败以及由此带来的改变。具体的内容可以参考这篇书评,该书作者 Stanley McChrystal 将军认为美军已经组建了联合特种作战部队(Joint Special Operations Task Force)这么强大一支队伍了,为什么偏偏无奈基地组织何?他认为问题出在泰勒主义上,联合特种作战部队就是泰勒主义指导下建立的部队,但是时代已经变了,面对新时代的挑战,适应性比效率更重要。他在 Team of teams 一书提出的方案就是:

建立无边界组织,让信息在组织内部充分流动,锻炼每个组织成员的全局性和系统性思考能力;对组织成员赋能和放权,锻炼每个成员的信息处理能力和决策能力。

这一段引用文字出自前文提及到的书评

评论

平心而论,我对 Team of teams 的评价并不高——即使它提供了一种有参考价值的思路。这一类管理学或者讨论团队的书籍,都会讲述一个美好的故事,这个故事里面,一个组织,或者团队,一旦找到正确的方法,难题就会迎刃而解。可惜的是,在这个故事里面,那个卓越的组织精干的团队,就仿佛是柏拉图的理想模型,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存在。这样的组织或者团队,由专精各种技能、充满热情而且精力充沛的人组成,他们对团队的任务抱着崇高的情感(而且不需要讨论他们的薪酬!)

当理想回到现实,你会发现一地鸡毛:你招聘过来的人,可能连 git 都不会用,尽管他/她挂着一个985/211的学位。他/她对工作毫无热情(噢,可能你本人也是),每天只是面向工资编程。他/她从不了解别的部门在干什么,即使有全员大会,让不同团队互通有无,他/她也只是心不在焉地玩弄手机。好不容易组建了一个团队,但是公司其他团队甩锅的甩锅,划水的划水,这种情况下,“建立无边界组织”从何谈起?

但我并不是说 IT 公司应该像流水线工厂一样——老实说,IT 公司做不到流水线工厂一样,因为软件开发到现在为止还是一项手艺活。任何人如果能将软件工程分割成真正的流水线工作:每个流程标准化,而且简单到无须高强度培训就能完成,那么这个人应该得图灵奖(或者其他别的奖项)。本质来说,现在中国的 IT 公司就手工小作坊的聚合体(也许外国的公司也是,但我没有在外国的公司工作过不好说)。

综上我认为现阶段在中国谈管理方法是水中捞月。假如我们认为 Team of teams 里面陈述的内容是对的,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复杂多变而且变动频繁的社会,那么中国公司面对的管理问题就是:它们从来没有建立一个能有效追求效率的管理制度,就要去面对一个适应性比效率更重要的世界。而美国推广流水线以及从日本重新学习改良流水线的经验告诉我们,一种模式,特别是管理模式,并不能轻易复制的。无论如何,996更多只是一种心理安慰,它消耗了员工的精力,带来不大的收益,除了让管理层获得心理满足之外,并没有任何用处。